作文如何分段和过渡

时间:2024-03-11 08:45

作文如何分段和过渡

段落的划分

1. 内容划分段落的内容相对独立,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划分段落要把握其思想内容,准确理解作者的思路,切忌妄加断语,扭曲文义。例如,将某文的第一段分成两段,本无必要,如果分成两段后使两段各自独立成意义完整、结构完整的段落,则可按分号处是自然的分段,这是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段分成两段之后,使两段之间意义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则不应按分号处分段,这是第二种情况。

2. 结构划分从结构上划分段落有下列几种方法: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的变换划分;按事件内容的变化划分;按叙写的方式划分。

3. 表达划分在记叙文中,按时间推移划分段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经过;在说明文中,按观察的不同角度或进深的不同顺序划分段落可以体现说明的条理性;在议论文中,按议论的过程或人们认识深化的过程划分段落可以明确论证的层次性。

段落之间的过渡

在文章中,结构段的作用不仅是构成文章的骨架,而且是文章思想内容发展的逻辑步骤。在调整文章结构时对某段进行调整,必然会涉及到前后段的调整。要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适时使用“过渡段”或“过渡句”。

1. 自然过渡

一个段落写完,而恰巧下一个要写的内容在上一段的结尾处有暗示、提示或总结概括的语句时,我们可以利用它作过渡。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第二段结尾写到:“不仅如此,还得民心。”第三段则写:“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第四段进一步写:“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这三段文字之间靠“不仅如此……”、“得民心……”、“只有……才能……”这些过渡性的语句连贯起来。

2. 设问过渡

在两个段落之间用设问句过渡,既能引起下文,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俭以养德中第二段结尾写到:“怎样才是过紧日子呢?”引出下文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3. 关联词过渡

利用关联词语“因此”、“由此及彼”、“那么说”、“综上所述”、“总之”等来过渡。例如,俭以养德的第二段结尾写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势在必行。”接着用“因此”引出第三段的开头:“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4. 转折词过渡

用“然而”、“但是”、“可是”、“不过”等词语来转折。例如,俭以养德的第三段开头用“但是”引出与上文意思相反的内容:“在我们党内有些干部却忘记了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这根接力棒”。

5. 总结概括性过渡

用一个句子把上一段的内容进行小结或评价后自然引出下一段内容。例如,谈读书第四段的结尾对前面三段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接着用“因此”进行了总结性的过渡:“读书是人生的收益。”引出下一段对读书的总结和展望。